柏林刚刚结束了一个展览:Everyday life。展出的作品有旧车,旧家具,旧衣服。整整齐齐的陈列在博物馆大厅中央,让人不得不问,到底这些东西的价值在哪里?旧货在柏林到底意味着什么?从周末不间断的旧货市场,无数的二手商店,到网络的旧物交换赠送,柏林人对于旧货的确有着不能割舍的情结。
废物还是宝物?
秉持着“你的废物是别人的宝物” 这一简单的概念,所有东西都有了舍不得扔掉的理由,在外面那个大世界里,一定有个人,会喜欢这个对我来说已经老旧无用的东西,一但找到他,而且也一定能找到他,这个东西就可以重新拥有新生命,这是我可以为我曾经拥有并且爱惜的物品做的最后的事情。可以在周末的跳蚤市场上租借一个摊位,可以转卖给二手店,可以在网络上广发信息寻找有缘人。在柏林,有一个更高端的做法,那就是租借或者捐赠给博物馆。
柏林 Kreuzberg 区一栋不起眼大楼的第四层,有一个特别的博物馆: Museum der Dinge (物件博物馆)。因为上一门关于博物馆的课程,第一次走进这里,觉得哭笑不得:这也能叫博物 馆?!妮维雅护手霜,酒杯,火柴盒,牛奶盒等等日常生活的物品被安放在不同的玻璃柜中,分类依次排好。“这顶多是一个整洁又不能买卖的跳蚤市场吧。”工作人员带我们沿着陈列柜一个个参观,中间是已经分类好的物品,根据年,种类,美丑的对比依次排好, 这些是 Schausammlung( 陈列收藏品 )。旁边靠墙的柜子里是还未分类的物件,未经整理,杂乱的挤在一起。这些被称为 offenes Depot (公开的储藏)。 前者已经被系统的归类,后者可能是因为相关分类有多余的可以用来替换的展品,或者还未收藏齐全的,博馆依然决定把他们公开陈列。
这些物品都是量产的工业制品,从二战之后德国经济复苏至今,“德国制造” 一直都是品质的保证。这些物品在岁月的流逝中,渐渐被新的产品、新的品牌取代。但是, 人们真正需要的使用的日常物品,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变,只是样式变了,颜色变了,大小变了,除了工业技术的进步之外,我想更重要的是,我们作为群体的审美标准一直都在与这些物品相互作用,进一步被影响的则是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所代表的价值,以及我们在这些价值中所寻找的自我的定位。
我和我的东西
在这样扑面而来的旧物面前,我不得不重新来思考每日所面对的东西。我们每天都要使用无数的物品,也跟无数的物品擦身而过,在不知不觉中,我们与这些人造物产生联系,有些美,有些丑,有些实用,有些无用,我们选择品牌,样式,颜色,价格,看他们与自己是不是搭配,与属于自己的其它物品是不是搭配,这个选择的过程成为了我们自我定位的一部分;从某种程度上,与 “Dinge” (物件)的关系,决定了我们的品味是什么,我们是谁?
柏林人热爱旧货。家里可能依然摆着东西德时期的收音机,40年前的老胶片相机,穿有点土气的二手店花裙,这些东西跨越时间与新产品们形成一股奇妙的张力,在这个批量生产物品不断推陈出新的年代,需要想一想,我们日常所需的究竟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