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灣的時候就聽過來過德國交換的同學說,德國人特別假(affektiert),因為他們在課堂上針鋒相對完,課後還會去握手談笑風生,我想那場景應該看傻了我的台灣同學: 要不德國人課堂上吵架是假的,要不下課後的握手是假的。
十三年前第一次到德國時,德文老師問我是不是有 Kultur Schock? 我點了點頭,抱怨了每天早餐的麵包。這麼多年過去了,想到那些初來乍到文化的碰撞,現在好像才能給自己一些解答了。
就事論事的德國人與就人論事的華人
德國人比我們華人直接很多,就課堂來說,課堂是個學術討論的殿堂,有不同的意見,為不同的意見表達自己立場,在德國的文化裡這是值得讚許也是他們從小到大被訓練的。
反觀台灣,我們一來並沒有被要求學習有自己的立場,二來我們不應該為了自己的立場和別人起「衝突」,三來在所有說話的的場合我們都默認出一種人際倫理:老師大於學生,做報告的學生大於聽報告的學生,所以我們總是很禮貌地聽報告,不論到底聽懂沒聽懂總是給予微笑或是任何可以被正面解讀的反饋。總之,在我們的文化裡,除非是那天心情不好或是忍很久豁出去了,否則任何課堂上的意見相左對於我們都是一種敵意的表現。
而我的那些德國同學啊,他們真的就是就事論事的討論罷了! 這和敵意和心情不好或是忍很久了都沒有關係,能夠有相左的意見,其實不正代表了同學真的都進入了討論中嗎 ? 意見會不同不才是真實的討論嗎? 至於課後的握手談天,更是一種紳士風度的表現,現在想想,其實有點兒就像比西洋劍的場景: 他們比了劍術(辯論),優劣都已經在裁判與觀眾(老師與同學)前表現了,不論分數多少,下台前脫下頭盔與對手握手,不正是每場西洋劍甚至每種運動比賽項目對運動員精神的期待嗎? (但是人身攻擊可不包括在這裡啊)
有時候在這邊聽著中國朋友很驕傲地說:「在我沒有對事不對人這種說法」,我就覺得很可惜,因為如果每個人對他有不一樣的意見,他都覺得等於反對他這個人了,那麼他可能很受傷或是很憤怒,久而久之,也就不會再有人對他說不一樣的意見了!
麵包啊麵包
至於我的Kultur Schock: 麵包,我已經學會和麵包和平共存了。在我能選擇的時候我不會特別要吃麵包,在我不能選擇的時候,我就選擇好吃的,健康的麵包。畢竟少了母親早起為我們煮好的稀飯,麵包實在方便一個小時啊!
文化的小冰山
文化理論中,把文化比作冰山。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它整體的一小部分,用在文化中,文化裡我們容易感覺到的(吃,喝,衣著,語言,文學,音樂,節慶,問候方式… )都只是文化中最表面的部分,到水面下的(價值觀,倫理,溝通方式,理解方式,感情模式,義務,期待,需要…),才是文化真的複雜與難解的部分。
剛來德國的華人,因為語言的關係很容易就先被這個異文化嚇傻了,意思就是他們只在必要的時候說德文與和德國人交往,其他時候他們都寧可圈在講中文的圈圈中,但是其實這是很可惜的! 因為理論上說來,只會德文或是可以在德國活下去畢業與工作,並不代表認識了這個文化。
不過我想,我們都曾經zu jung für Kultur過吧! 我們以為我們經歷到和我們文化不同的面向,就是對方文化的全部,我們也可能以偏概全地簡化了它或是美化了它,文化其實沒有優劣,沒有尊卑,有的是我們個人的自我認同,價值認同與習慣。先倘佯在文化的碰撞中,那火花後所留下的,也才會是生命萃取出的精華,並且成為生命真實的印記。
第一張圖片:柏林電視塔 臺北101 攝影 (c) 楊定憲; 第二張: (c) Uwe Kils